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文化部关于在县以上公共系统少年儿童图书馆进行评估、定级工作的通知

时间:2024-06-30 12:24:31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918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文化部关于在县以上公共系统少年儿童图书馆进行评估、定级工作的通知

文化部


文化部关于在县以上公共系统少年儿童图书馆进行评估、定级工作的通知
文化部


为了加强对少年儿童图书馆事业的管理,提高少年儿童图书馆的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促进少年儿童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我部决定今年对全国独立建制的县级以上少年儿童图书馆开展评估、定级工作。
一、评估、定级的标准
评估、定级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各级少年儿童图书馆的基本工作条件和服务质量。
评估、定级的标准是:
省级、计划单列市(包括原计划单列市)少年儿童图书馆根据《省级少年儿童图书馆评估标准》(见附件一)。
地、市级少年儿童图书馆根据《地、市级少年儿童图书馆评估标准》(见附件二)。
县级少年儿童图书馆根据《县级少年儿童图书馆评估标准》(见附件三)。
二、方法与步骤
1.省级少年儿童图书馆、计划单列市(包括原计划单列市)少年儿童图书馆评估工作由图书馆司直接组织实施。
评估工作于一九九五年九月、十月间进行。被评估的图书馆根据《省级少年儿童图书馆评估标准》涉及的内容、范围进行全面的工作汇报,然后评估组逐项进行检查。各图书馆应事先做好必要的准备,包括有关的原始记录,档案和统计数据(统计数据均为一九九四年度的)。
2.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文管会)负责组织对所属地、市、县级少年儿童图书馆进行评估。
各计划单列市所属区、县少年儿童图书馆评估工作的组织,由省文化厅与市文化局协商安排。
3.凡在今年八月底以前做为独立建制的少年儿童图书馆,原则上均应参加此次评估工作,如因正在基建、搬迁当中不能参加评估工作可缓后进行,由省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后报图书馆司批准。
4.地、县级少年儿童图书馆的评估工作评估的方法与步骤参照上述对省级少年儿童图书馆的做法。开展时间由各地自行安排,但必须于今年十月底之前结束。
5.各地应将评估结果按《评估结果报表》、《汇总表》(见附件五、六)①的要求填报,连同评估工作总结及对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事业状况的分析报告一并于十月底报我部图书馆司。
注① 附件五、六略。
6.我部将对各地的评估工作进行审查并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地、市、县级少年儿童图书馆的等级。
三、提高认识,充分重视,加强领导
对少年儿童图书馆开展评估、定级工作,可以比较具体地掌握各少年儿童图书馆以及各地少年儿童图书馆事业的实际状况,以利改善工作条件,提高服务质量,发扬成绩,弥补不足,进一步促进事业的发展。因此,望各地文化厅(局、文管会)对这项工作给予充分重视,并加强领导,
认真、扎实地做好,以达到预期的目的。我部成立公共系统少年儿童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刘德有副部长担任,日常工作由图书馆司负责。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文管会)可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负责组织这项工作,请将领导机构的组成与工作计划于六月底之前报我部图书馆司。

附件一:省级少年儿童图书馆评估标准
本标准共分六大部分,共1000分,其中:
一、办馆条件 240分
二、基础业务建设 200分
三、读者服务工作 275分
四、业务研究、业务辅导、协作协调 95分
五、管理 140分
六、提高指标 50分

---------------------------------------
| 标号 | 指 标 | 标准与因素 | 分值 | 备 注 |
|----|-------|--------|----|----------|
| 1 |办馆条件 | | 240| |
|----|-------|--------|----|----------|
| 11 |设 施 | | 100| |
---------------------------------------

---------------------------------------
| 标号 | 指 标 | 标准与因素 | 分值 | 备 注 |
|----|-------|--------|----|----------|
| | | 4000↑ | 30| |
| 111|馆舍建筑面积 | 3000↑ | 20|不含职工宿舍及临时 |
| | (平方米)| 2000↑ | 15|性房屋。 |
| | | 1000↑ | 10| |
|----|-------|--------|----|----------|
| 112|读者用房面积/| 60↑ | 10|读者用房指阅览室、 |
| |总面积 | 50↑ | 6|外借处、开架书库等 |
| |(%) | 40↑ | 3|读者可以进入的场 |
| | | | |所。 |
|----|-------|--------|----|----------|
| | | 400↑ | 10| |
| 113|读者座席(个)| 300↑ | 8| |
| | | 200↑ | 6| |
| | | 100↑ | 4| |
|----|-------|--------|----|----------|
| | |有专门的声像室 | | |
| | |并配有由中央控 | | |
| 114|声像室与设施 |制的不少于20 |0-20| |
| | |台(套)的收视 | | |
| | |或收听设备 | | |
|----|-------|--------|----|----------|
| | |每种(或每套) | |指图书馆工作需要的 |
| | |设备价值 | |汽车、电子计算机、 |
| | | 50000↑ | 10|复印机、摄像机、电 |
| 115|设备 | 25000↑ | 8|视机、空调等设备 |
| |(元/种、套)| 10000↑ | 6|(不包括声像室的设 |
| | | 5000↑ | 4|备),累计得分不得 |
| | | 4000↑ | 2|超过30分。 |
|----|-------|--------|----|----------|
| 12 |经 费 | | 70| |
|----|-------|--------|----|----------|
| | | 80↑ | 35| |
| | | 70↑ | 30|指财政正常拨款,包 |
| 121|总经费(万元)| 60↑ | 25|括设备费和活动费, |
| | | 50↑ | 20|不包括基建费和其他 |
| | | 40↑ | 15|专项拨款。 |
| | | 30↑ | 10| |
|----|-------|--------|----|----------|
| | |在财政拨款中标 | | |
| 122|购书费单列 |明购书费数额并 | 10|此项购书费指新增藏 |
| | |不少于10万元。| |量购置费。 |
|----|-------|--------|----|----------|
| | | 30↑ | 25| |
| 123|新增藏量购置费| 25↑ | 20|含订购图书、报刊和 |
| |(万元) | 20↑ | 15|其它载体文献的费 |
| | | 15↑ | 10|用。 |
| | | 10↑ | 5| |
---------------------------------------

-----------------------------------------
| 标号 | 指 标 | 标准与因素 | 分值 | 备 注 |
|----|--------|---------|----|----------|
| 13 |人 员 | | 50| |
|----|--------|---------|----|----------|
| | |指采用各种方式 | |听取汇报、审查材 |
| 131|职工教育、岗位 |提高本馆职工思 |0-10|料、检验实施效果 |
| |培训实施情况 |想、业务、文化 | | |
| | |素质的培训。 | | |
|----|--------|---------|----|----------|
| |学历结构(1) | 100↑ | 5| |
| 132|高中以上人员数 | 90↑ | 3| |
| |/职工人数(%)| 80↑ | 1| |
|----|--------|---------|----|----------|
| |学历结构(2) | 50↑ | 5| |
| 133|大专以上人员数 | 40↑ | 3| |
| |/职工人数(%)| 30↑ | 1| |
|----|--------|---------|----|----------|
| |职称结构(1) | 10↑ | 5| |
| 134|高级职称/业务 | 7↑ | 3|指国家制定的各系列 |
| |人员数(%) | 5↑ | 1|职称。 |
|----|--------|---------|----|----------|
| |职称结构(2) | 40↑ | 5| |
| 135|中级职称/业条 | 30↑ | 3|同上 |
| |人员数(%) | 25↑ | 1| |
|----|--------|---------|----|----------|

| |职称结构(3) | 50↑ | 5| |
| 136|初级职称/业务 | 40↑ | 3|同上 |
| |人员数(%) | 30↑ | 1| |
|----|--------|---------|----|----------|
| | |1.具有大专以上学| 4| |
| | |历或中级以上职称的| | |
| | |不低于2/3; | | |
| | |2.主管业务的馆领| |参考93年或94年文|
| | |导受过系统的图书馆| 4|化主管部门对图书馆 |
| 137|领导班子状况 |学培训; | |领导班子的考核意 |
| | |3.馆龄平均在5年| |见,未经考核的不得 |
| | |以上; | 3|分。 |
| | |4.文化主管部门对| | |
| | |图书馆领导班子的考|0-4 | |
| | |核意见。 | | |
|----|--------|---------|----|----------|
| 14 |藏 书 | | 20| |
|----|--------|---------|----|----------|
| | | 40↑ | 20| |
| 141|总藏量(万册、 | 30↑ | 15| |
| |件) | 20↑ | 10|包括各种文献载体。 |
| | | 10↑ | 5| |
|----|--------|---------|----|----------|
| 2 |基础业务建设 | | 200| |
-----------------------------------------

-----------------------------------------
| 标号 | 指 标 | 标准与因素 | 分值 | 备 注 |
|----|-------|---------|----|-----------|
| 21 |藏书建设 | | 60| |
|----|-------|---------|----|-----------|
| | | 8000↑ | 30| |
| | | 7000↑ | 25| |
| 211|年新增藏量 | 6000↑ | 20|含报刊、其它载体文 |
| |(种) | 5000↑ | 15|献。 |
| | | 4000↑ | 10| |
| | | 3000↑ | 5| |
|----|-------|---------|----|-----------|
| |报刊入藏率 | 10↑ | 10| |
| |年报刊购置费/| 8↑ | 6| |
| 212|年新增藏量购置| 6↑ | 3| |
| |费(%) | | | |
|----|-------|---------|----|-----------|
| |连环画、低幼读| 20↑ | 10| |
| |物入藏率 | 15↑ | 7| |
| |年连环画、低幼| 10↑ | 5| |
| 213|读物购置费/年| 5↑ | 2| |
| |新增藏量购置费| | | |
| |(%) | | | |
|----|-------|---------|----|-----------|

| |少儿声像资料入| 10↑ | 10| |
| |藏率 年少儿声| 7↑ | 8| |
| 214|像资料购置费/| 5↑ | 5| |
| |年新增藏量购置| 3↑ | 2| |
| |费(%) | | | |
|----|-------|---------|----|-----------|
| 22 |文献标引与著录| | 55| |
|----|-------|---------|----|-----------|
| | | 4↓ | 5|使用《中图法》或 |
| 221|图书标引误差率| 3↓ | 10|《中图法(儿版)》进 |
| |(%) | 2↓ | 15|行标引从5大类中抽 |
| | | 1↓ | 20|查100种,误差率超 |
| | | | |过4%不得分。 |
|----|-------|---------|----|-----------|
| | | 4↓ | 5|使用《普通图书著录 |
| 222|图书著录误差率| 3↓ | 10|规则》著录 |
| |(%) | 2↓ | 15|从5大类中抽查50 |
| | | 1↓ | 20|种,误差率超过4% |
| | | | |不得分。 |
|----|-------|---------|----|-----------|
| | |书标、登录号、 | | |
| 223|加工整理质量 |馆藏章、条形码 |0-10|要求规范、统一、整 |
| | |等 | |齐、美观 |
|----|-------|---------|----|-----------|
| 224|图书标引 |使用《中图法儿 | | |
| | |版》标引 | 5| |
|----|-------|---------|----|-----------|
| 23 |目录设置、组织| | 55| |
| |管理 | | | |
-----------------------------------------

-----------------------------------------
| 标号 | 指 标 | 标准与因素 | 分值 | 备 注 |
|----|-------|---------|----|-----------|
| | |1.图书分设公 | | |
| | |务、读者目录; | | |
| | |2.读者目录设 | | |
| 231|目录设置 |分类、题名目 |0-20|少一种目录扣3分。 |
| | |录;3.期刊设 | | |
| | |刊名目录4.报 | | |
| | |纸设报名目录。 | | |
|----|-------|---------|----|-----------|
| | | 4↓ | 5|抽查中文图书读者目 |
| 232|目录组织误差率| 3↓ | 10|录中分类、题名目录 |
| |(%) | 2↓ | 15|各一屉。误差率超过 |
| | | 1↓ | 20|4%不得分。 |
|----|-------|---------|----|-----------|
| | |1.导片是否合理;| 3| |
| | |2.屉标是否齐全;| 3| |
| 233|目录管理 |3.有无专人管理;| 3| |
| | |4.卡片保养维护情| 3| |
| | |况; | 3| |
| | |5.有无目录咨询。| | |
|----|-------|---------|----|-----------|

| 24 |藏书管理与保护| | 30| |
|----|-------|---------|----|-----------|
| | | | 3↓ | 2|抽查中文图书10大 |
| | |闭| 2↓ | 4|类,每类各一格(指 |
| | | | 1.5↓ | 6|书架),闭架误差率 |
| | |架| 1↓ | 8|超过3%,开架误差 |
| | | | 0.5↓ | 10|率超过5%不得分。 |
| 241|藏书排架误差率|---------|----|-----------|
| |(%) | | 5↓ | 2|文学类、连环画、低 |
| | |开| 4↓ | 4|幼读物按各馆规定检 |
| | | | 3↓ | 6|查,其余各类严格按 |
| | |架| 2↓ | 8|排架号检查。 |
| | | | 1↓ | 10| |
|----|-------|---------|----|-----------|
| | |1.是否有图书保 | | |
| | |护规章制度; | 2| |
| | |2.书库中防火、 | | |
| | |防盗、防尘、防 | 3| |
| 242|图书保护 |湿的措施设备及 | | |
| | |效果; | | |
| | |3.书库的卫生情 | 3| |
| | |况; | | |
| | |4.破损图书修复 | 2| |
| | |情况。 | | |
|----|-------|---------|----|-----------|
| 3 |读者服务工作 | | 275| |
|----|-------|---------|----|-----------|
| 31 |书刊借阅 | | 145| |
-----------------------------------------

-----------------------------------------
| 标号 | 指 标 | 标准与因素 | 分值 | 备 注 |
|----|-------|---------|----|-----------|
| | |1.集体借阅 | 3| |
| | |2.馆际互借 | 3| |
| 311|服务方式 |3.预约借书 | 3| |
| | |4.送书上门 | 4| |
| | |5.资料代查 | 4| |
| | |6.其它 | 3| |
|----|-------|---------|----|-----------|
| | | 10↑ | 15|服务窗口名称不拘, |
| 312|馆内服务窗口 | 8↑ | 10|如一室多用,又无明 |
| |(个) | 6↑ | 5|显隔离措施,按一个 |
| | | | |计算,每个服务窗口 |
| | | | |周开放时间不得少于 |
| | | | |24小时。 |
|----|-------|---------|----|-----------|
| | | 12↑ | |指在馆外所设立的读 |
| | | 10↑ | 15|者服务场所。不管是 |
| 313|服务点(个) | 8↑ | 10|固定的、流动的,只 |
| | | | 5|要直接为读者提供服 |
| | | | |务,或由图书馆定点 |
| | | | |定期轮换书刊,并负 |
| | | | |责进行业务辅导的, |
| | | | |均为服务点。 |
|----|-------|---------|----|-----------|
| | | 10000↑ | 15| |
| | | 8000↑ | 12| |
| 314|借书证数(个)| 6000↑ | 6| |
| | | 4000↑ | 9| |
|----|-------|---------|----|-----------|

| | | 20↑ | 25|指办理外借手续的书 |
| 315|年外借册次 | 15↑ | 20|刊册次,包括集体外 |
| |(万册次) | 10↑ | 15|借册次。 |
| | | 5↑ | 10| |
|----|-------|---------|----|-----------|
| | | 15↑ | 20| |
| 316|年流通总人次 | 12↑ | 15|不含到馆参加读者活 |
| |(万人次) | 10↑ | 10|动或参观的人次。 |
| | | 8↑ | 5| |
|----|-------|---------|----|-----------|
| | | 40↑ | 15| |
| |藏书开架比例 | 30↑ | 12|含半开架书刊,报刊 |
| 317|开架书刊册数/| 20↑ | 9|按种计算。 |
| |总藏书量(%)| 15↑ | 6| |
|----|-------|---------|----|-----------|
| | | 42↑ | 20|指两个以上主要服务 |
| 318|开馆时间(小时| 40↑ | 15|窗口(如外借处、阅 |
| |/周) | 38↑ | 10|览室等)全年平均每 |
| | | 36↑ | 5|周开放时间。 |
-----------------------------------------

-----------------------------------------
| 标号 | 指 标 | 标准与因素 | 分值 | 备 注 |
|----|-------|---------|----|-----------|
| 32 |书刊宣传与读者| | 75| |
| |活动 | | | |
|----|-------|---------|----|-----------|
| | |图书展览 | 2| |
| | |新书推荐 | 2| |
| 321|书刊宣传形式 |板 报 | 2| |
| | |专 栏 | 2| |
| | |其 它 | 2| |
|----|-------|---------|----|-----------|
| | |1.有计划、行 | 5| |
| 322|图书馆服务宣传|动和总结 | | |
| |周活动 |2.受到上级有 | 5| |
| | |关部门表扬或新 | | |
| | |闻单位报道。 | | |
|----|-------|---------|----|-----------|
| | | 60↑ | 15|指为少年儿童举办的 |
| 323|课外阅读兴趣辅| 40↑ | 10|各种阅读兴趣辅导 |
| |导活动(班次)| 20↑ | 5|班。 |
|----|-------|---------|----|-----------|
| | | 30↑ | 10|指1993年至今经图 |
| 324|重点读者培养 | 20↑ | 6|书馆重点培养有明显 |
| |(人) | 15↑ | 3|效果,成绩显著的读 |
| | | | |者,需提供有关证 |
| | | | |明。 |
|----|-------|---------|----|-----------|

| | | 50↑ | 15| |
| 325|馆内读者活动次| 40↑ | 12|馆内举办的辅导班不 |
| |数(次/年) | 30↑ | 9|计算在内。 |
| | | 20↑ | 6| |
|----|-------|---------|----|-----------|
| | | 25000↑ | 15| |
| 326|馆内读者活动人| 20000↑ | 12| |
| |次(人次/年)| 15000↑ | 9|同上 |
| | | 10000↑ | 6| |
| | | 5000↑ | 3| |
|----|-------|---------|----|-----------|
| | | | |指全国、全省、全市 |
| 33 |大型读者活动 | | |性大型读者活动,如 |
| | | | 30|“红读”,百部优秀影 |
| | | | |视片”等。 |
|----|-------|---------|----|-----------|
| | |1.有读者活动 | | |
| 331|组织机构 |领导小组或办公 |0-5 | |
| | |室;2.配有专 | | |
| | |人负责日常工作 | | |
-----------------------------------------

-----------------------------------------
| 标号 | 指 标 | 标准与因素 | 分值 | 备 注 |
|----|--------|---------|----|----------|
| | |1.有计划、方 | | |
| 332|活动安排 |案、实施措施; |0-5 | |
| | |2.有总结、有 | | |
| | |成果、有档案。 | | |
|----|--------|---------|----|----------|
| | |形式多样、内容 | | |
| 333|活动方式 |丰富 有规模、 |0-5 | |
| | |有影响 | | |
|----|--------|---------|----|----------|
| |活动覆盖面 | 80↑ | 15| |
| 334|参加活动的地、 | 60↑ | 12| |
| |市、区、县/地、| 40↑ | 9| |
| |市、区、县、总 | 20↑ | 6| |
| |数(%) | | | |
|----|--------|---------|----|----------|
| 34 |参考咨询与二、 | | 25| |
| |三次文献编印 | | | |
|----|--------|---------|----|----------|
| | |1.有专兼职人 | | |
| 341|检索、咨询 |员2.有检索、 |0-10| |
| | |咨询记录 | | |
|----|--------|---------|----|----------|
| | | 3↑ | 15| |
| 342|年编印二、三次 | 2↑ | 10| |
| |文献(种) | 1↑ | 5| |
|----|--------|---------|----|----------|
| 4 |业务研究 业务 | | 95| |
| |辅导、协作协调 | | | |
|----|--------|---------|----|----------|
| 41 |业务研究 | | 35| |
|----|--------|---------|----|----------|
| | | 5↑ | 15| |
| |在省级以上刊物 | 4↑ | 12|包括在省级学会获奖 |
| 411|发表论文篇数 | 3↑ | 9|的论文 |
| |(篇) | 2↑ | 6| |
| | | 1↑ | 3| |
|----|--------|---------|----|----------|
| 412|组织地区性学术 | 1 | 10| |
| |活动(次) | | | |
|----|--------|---------|----|----------|
| 413|少年儿童图书馆 | | 10|公开发行或内部发行 |
| |学刊物 | | |的铅印刊物 |
|----|--------|---------|----|----------|
| 42 |业务辅导 | | 40| |
-----------------------------------------

-----------------------------------------
| 标号 | 指 标 | 标准与因素 | 分值 | 备 注 |
|----|-------|---------|----|-----------|
| | | | |提供对本地区少儿图 |
| 421|辅导工作效果及| | |书馆、阅览室、中小 |
| |业绩 | |0-20|学图书馆的辅导工作 |
| | | | |报告,工作记录及有 |
| | | | |关基层馆材料。 |
|----|-------|---------|----|-----------|
| 422|调查研究报告 |理论与实践相结 |0-10| |
| | |合有参考价值。 | | |
|----|-------|---------|----|-----------|
| | | | |指对本地区少儿图书 |
| 423|业务培训工作 | |0-10|馆、阅览室、中小学 |
| | | | |图书馆等工作人员的 |
| | | | |培训。 |
|----|-------|---------|----|-----------|
| | |有计划、有活 | |提供建立省市、区 |
| 43 |网络建设 |动、有总结 |0-10|县、街道(乡镇)少 |
| | | | |儿图书馆或分馆三级 |
| | | | |网络的材料。 |
|----|-------|---------|----|-----------|
| | |1.与少儿图书馆、| 5| |
| | |室开展协作协调 | | |
| 44 |协作协调 |2.与本地区少儿 | | |
| | |教育机构开展协 | 5| |
| | |作协调 | | |
|----|-------|---------|----|-----------|
| 5 |管 理 | | 140| |
|----|-------|---------|----|-----------|
| | |1.岗位责任制及 | 5| |
| | |职工考核制度; | | |
| | |2.业务管理制度 | | |
| 51 |规章制度建设 |(包括藏书、目录 | 5| |
| | |等方面); | | |
| | |3.行政管理制度 | | |
| | |(包括设备、保卫 | 5| |
| | |等方面)。 | | |
|----|-------|---------|----|-----------|
| | |1.职工考核档案 | 4|要求立卷准确,装订 |
| 52 |档案工作 |2.读者活动档案 | 2|整齐,内容齐全,每 |
| | |3.参考咨询档案 | 2|卷有目录。 |
| | |4.业务辅导档案 | 2| |
-----------------------------------------

---------------------------------------
| 标号 | 指 标 | 标准与因素 | 分值 | 备 注 |
|----|-------|---------|----|---------|
| | |1.馆藏统计 | 3 | |
| | |2.读者统计 | 3 | |
| 53 |统计工作 |3.借阅统计 | 3 | |
| | |4.设备统计 | 3 | |
| | |5.统计分析 | 3 | |
|----|-------|---------|----|---------|
| | |1.环境整洁美观;| 5 | |
| | |2.标牌规范标准;| 5 | |
| 54 |环境管理 |3.设施维护良好;| 5 | |
| | |4.美化布置具少 | | |
| | |儿特点。 | 15 | |
|----|-------|---------|----|---------|
| | | 60↑ | 50 | |
| | | 50↑ | 40 | |
| 55 |创收纯收入(万| 40↑ | 32 |含赞助费。 |
| |元) | 30↑ | 24 | |
| | | 20↑ | 16 | |
| | | 10↑ | 8 | |
|----|-------|---------|----|---------|
| | |1.中央、省级 | | |
| | |业务主管部门表 | | |
| | |彰每次分别记 | | |
| 56 |表彰 |5、3分; |0-20|1988年以来 |
| | |2.省级党委、 | | |
| | |政府表彰每次分 | | |
| | |别记5、3分。 | | |
|----|-------|---------|----|---------|
| | |1.采编实行计算 | | |
| | |机管理; | | |
| | |2.外借实行计算 | 15 | |
| 6 |提高指标 |机管理; | 15 | |
| | |3.对少儿进行计 |0-10| |
| | |算机培训; | 10 | |
| | |4.其它 | | |
---------------------------------------
说明:
一、标准及说明中凡未注明年限的均以1994年或1995年的数据
和情况为准。
二、凡达不到“标准与因素”栏中最低标准的不得分;除“分值”
档中注明“0-X”分之外,严格按“分值”档中标定的各档
分数给分,不得任意加减。

不分页显示   总共3页  1 [2] [3]

  下一页

巩固四条防线,确保全方位预防的实现

闵涛


  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是一项关涉国计民生,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当今国际形势纷繁复杂,风云变幻,中国需要一个安定的国际国内环境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青少年是祖国的栋梁,民族的希望同时也是一个高危人群,为了使他们远离犯罪,健康成长开展全方位早期预防青少年犯罪在当前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就巩固四条防线的重要性谈一谈自己的观点,敬请批评指正。
  四条防线,即家庭、学校、单位和社会它们是青少年生活、学习、工作的主要场所,也是诱发青少年犯罪的策源地和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下大力气在这四个领域堵住犯罪的源头,根除导致犯罪的毒瘤,才能实现全方位早期预防青少年犯罪。

  一、家庭是人生的起点,有的人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我们每个人都是从这里走上人生之旅的。家庭教育对于青少年的成长起着基础性的作用。父母是启蒙老师,她们对子女进行品德修养、人生观等诸方面进行教育,是否利用合理的教育方式,如是否寓教于娱、宽严相济等,影响着子女是否接受及如何接受父母教育。为人父母不但要知养而且还要知教,古人有云:“为人父母,不患不慈,患之终生。青少年的模仿能力极强,因为受心理、生理等因素影响,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还很低,世界观、人生观正处在形成阶段,因此父母往往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甚至成为他们的偶象。父母的一言一行对于他们今后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里,我希望为人父母者要严格规范自己的言行,起码要做到不说脏话,夫妻之间不打骂,与邻里和睦相处,引导子女崇尚真、善、美。用高尚的情操去鼓舞、激励子女,不让他们作损害别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事。

  二、学校是青少年行为规范养成的主要教育力量。人们成长过程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人生的绝大部分知识在是学校获得的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场所拥有一支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队伍。从总体上说,教师队伍的文化素质是家长以及、社会其他待业所无法相比的。教师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知识,与学生朝夕相处,最了解学生闻守恒总能效地进行各种教育,其中也包括法制教育。法制对青少年的约束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强的。从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来看,他们对法制的认识和理解一般到初中阶段才开始,以后逐渐懂得用法规来约束自己。中小学时期是加强法制教育的最佳时期近三年以来,我院侦查监督部门经常深入辖区各中小学校,采取讲法课,开座谈会,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等形式宣传法制,从根本上消灭了在校学生违法犯罪,保住了学校这块净土。

  三、单位是人生管理站,对青少年具有重要的引导、约束作用。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人在生理和心理上趋于成熟,世界观、人生观已基本形成,但由于受等级观念和物质利益的影响,常常觉得“心里不平衡”,导致走上犯罪道路。因此,领导和同志要多关心、帮助,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鼓励他们把主要精力用到工作上,用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的人生。

  四、社会是人生的大舞台,社会风气、社会环境对青少年有着很大影响。青少年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有着复杂的社会原因和多方面的客观因素。一般说来,他们既是害人者,又是受害者。实践证明,必须动员整个社会力量,能动地综合各种力量与方法,对青少年犯罪实行综合治理,才能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

  这四个方面,既要各负其责,充分发挥本身优势,又要密切配合,互相渗透,共同担负起全方位预防的重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水路货物逾期运到,因货物价格下降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应否赔偿的复函

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水路货物逾期运到,因货物价格下降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应否赔偿的复函

1995年12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

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1994)鄂经他字第34号请示报告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1.本案涉及的水路货物运输应适用交通部1987年制定的《水路货物运输规则》、1987年《水路货物运输合同实施细则》和198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的规定,确定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2.上述法律、法规中均规定货物逾期运到的,承运人应向收货人偿付违约金;
3.1987年《水路货物运输规则》第五十四条规定的“货物损失”是指货物发生灭失、短少、变质、污染、损坏等,不包括货物市场价格下跌损失。
据此,水路货物运输承运人逾期运到,因货物销售价格下降所造成的收货人的经济损失承运人不予赔偿,而应向收货人偿付违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