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法规 »

劳动部关于加强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的通知

时间:2024-06-24 19:38:31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9636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劳动部关于加强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的通知

劳动部


劳动部关于加强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管理的通知
劳动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劳动人事)厅(局),国务院有关部委、直属机构,解放军总参谋部军务部、总政治部宣传部、总后勤部司令部、生产管理部:
为保证职业技能鉴定的质量,加强对鉴定工作的管理,规范鉴定工作的秩序,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明确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指导思想。职业技能鉴定是客观公正、科学规范地评价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的重要手段,是实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基础。要根据《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的要求,在统一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和规范的基础上,加强国家法律和政策的指导,进
一步完善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化管理,加快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同时,要把职业技能鉴定作为职业技能开发与劳动就业工作的结合点,建立和健全职业培训的激励机制,引导和推动劳动者自觉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当前,要把提高职业技能鉴定的工作质量人为最重要和最紧迫的任务之
一。牢固树立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社会效益和质量第一”的观念,抓紧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加强管理,规范秩序,强化监督检查。为企业服务、为劳动者服务。坚决反对和纠正降低鉴定质量、损害鉴定工作声誉的行为。
二、强化职业技能鉴定的基础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行政部门(以下简称省级劳动部门)和国务院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劳动工资机构(以下简称行业部门劳资机构)应按照劳动部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对组织实施鉴定工作的各个技术环节进行规范管理。要按照鉴定所(站)
标准条件严格审批程序,指导鉴定报(站)健全内部规章和工作规范,并对已建立的鉴定所(站)进行认真评估;要加强考评员资格培训和考核,规范考评员资格审核和使用、管理;要加强对命题工作的管理,加快职业技能鉴定题库的编制,做好组织题库运行工作;要严格考务管理,建立
考核鉴定的正常秩序。
具体工作规划由部职业技能开发司、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另行通知。
三、严格职业资格证书的核发与管理。省级劳动部门和行业部门劳资机构,要按照劳动部规定的证书编号办法,对本地区、本行业的职业资格证书进行统一编号,严格证书颁发程序。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要认真审核鉴定成绩,并将鉴定合格者成绩报同级劳动行政部门、行业部门劳资
机构核准后,按照劳动部规定的证书编码方案和填写格式要求统一办理证书,经同级劳动行政部门或行业部门劳资机构验印后颁发,由鉴定所(站)送交本人。省级以上劳动部门必要时应对证书核发工作进行检查,对违反证书核发有关规定的发证机关,应视情节,责令其改正或调整证书核
发权限。
为维护职业资格证书的严肃性,加强证书管理,根据《职业技能鉴定规定》的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必须使用劳动部统一印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等级证书》、《中华人民共和国技师合格证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级技师合格证书》。加强证书使用情况的劳动监察,对使用伪造
和仿造证书的行为,要依法给予处罚,责令其立即停止使用并销毁该类证书。
同时,劳动部将委托劳动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或省、部所属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对已发证书组织抽查复核。经复核,持证人实际技能水平与证书所标明等级不符的,宣布其证书无效,同时按有关规定追究该鉴定所(站)责任。
四、严格职业技能鉴定收费的管理。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应在注重社会效益的同时,实行有偿服务。鉴定和证书的收费应严格按照省级劳动部门与财政、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执行,并应制定职业技能鉴定的收费管理办法。各级劳动行政部门应会同财政、物价、审计部门加强对职业技能鉴
定指导中心和鉴定所(站)收费的监督检查。
五、加强对社会力量举办的各类技术等级培训校(班)毕(结)业生实行职业技能鉴定的管理。各级劳动行政部门要严格执行技术等级培训校(班)许可证制度。取得许可证的技术等级培训校(班)要按照《职业技能鉴定规范》规定的鉴定申报条件招收学员,将学员名单报当地劳动行
政部门或由其委托的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审查,凡不符合鉴定申报条件的学员,不得参加相应等级的鉴定。
六、要保障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正常秩序,树立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权威。各级劳动行政部门要加强内部管理和制度建设,并在本系统纪检、监察部门的协助下,坚决制止乱发证、乱收费、以权谋私等鉴定工作中的不正之风;要坚决打击各种非法职业技能鉴定活动,对于未经劳动行政
部门批准开展职业技能鉴定活动的,应予以整顿取缔;对于社会上出现的盗用政府机构名义从事非法职业技能鉴定活动的以及伪造国家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的单位和个人,要提请公安、司法部门予以清查,依法惩治。
要严格执行技术工种就业准入制度。对于国家规定必须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才能就业上岗的职业(工种),各级劳动行政部门劳动监察机构要加大监察力度,对用人单位招聘和录用未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的行为,要及时予以纠正;各级劳动监察机构要会同职业技能鉴定管理
机构对非法从事职业技能鉴定的行为进行监察。
七、规范异地考核活动。各级地方劳动行政部门对于辖区内的鉴定机构异地开展考核活动的,要进行清理。原则上各类鉴定机构不得从事异地考核活动。如确属需要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考核活动的,须由相关两地省级劳动行政部门协商同意后,方能进行,并报劳动部备案;本
省(自治区、直辖市)内跨地区开展考核活动的,应由相关两地(市)劳动行政部门协商同意后,方能进行,并报省级劳动行政部门备案。
八、认真做好新职业(工种)的标准制定和考核鉴定工作。对于随着社会发展和生产技术进步新出现的职业(工种),劳动部将统一制定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职业技能鉴定规范。目前尚未纳入国家标准体系的职业(工种),可先由劳动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同省级劳动部门或行业部门劳
资机构制定职业技能标准和鉴定规范,并报经劳动部核批后试行,逐步纳入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化管理体制。各地区、各部门不得擅自编制标准,实施新职业(工种)的鉴定,也不得自行印制发放相应证书。
九、加强职业技能鉴定监督检查。要完善职业技能鉴定所(站)的管理办法,尽快建立起劳动监察和技术监督相结合、日常监督和定期评估相结合的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劳动监察工作,依法查处违法行为。要建立健全职业技能鉴定所(站)评估制度,并对各级工人考核机构进行资格审
核,实行《职业技能鉴定许可证》制度,逐步纳入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化管理体制。
同时,要建立鉴定工作的群众监督机制,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对乱办班、乱考核、乱发证以及各种违反考务纪律的行为进行检举。各级劳动行政部门、行业部门劳资机构及其所属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都要建立举报制度,设立监督电话。劳动职业技能鉴定技师监督电话为010-6
4213483,劳动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鉴定质量监督电话为010-64915804。各地、各部门在公布举报电话时,应同时公布劳动部的监督电话。
十、各地区、各部门要根据上述要求,结合实际,切实加强职业技能鉴定的质量管理工作。要研究建立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保障体系,并结合健全完善相关法规、服务管理和监督检查,制定规范鉴定工作管理和提高鉴定工作质量的具体工作方案,于11月30日前报送劳动部。重点是贯
彻落实本《通知》的要求,治理整顿劳动系统及社会上从事鉴定工作的机构和人员的不良行为和不正之风。
劳动部将于1997年上半年组织全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质量检查(具体按照另行通知)。在各地区、各部门自查的基础上,由劳动部与地方、行业部门联合进行抽查和重点检查。请各地区、各部门配合这次检查,抓住正反两方面典型,认真总结经验,加强宣传,力争鉴定质量和证
书管理工作有明显改善。



1996年11月5日

厦门市企业劳动安全卫生暂行规定

福建省厦门市人民政府


厦门市企业劳动安全卫生暂行规定
厦门市人民政府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厦门市劳动安全和劳动卫生管理,保障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保证生产正常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及有关劳动安全卫生的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没有规定的,适用国家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厦门市辖区内设立的所有企业。
第三条 企业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劳动安全和劳动卫生的规定和标准,为职工提供符合劳动安全卫生要求的劳动条件和工作场所。
第四条 企业必须依法接受劳动行政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劳动部门)的监察和卫生行政部门(以下简称卫生部门)、消防部门以及工会组织的监督。
第五条 企业法定代表人和经营负责人对企业的劳动安全卫生负责。

第二章 管理与监督
第六条 劳动部门是劳动安全卫生的管理和监察机关,有权监督检查企业贯彻执行各项劳动安全卫生法规和标准的情况。对不符合劳动安全卫生要求的,可发出《劳动安全卫生整改意见书》。对事故隐患或职业性危害严重的企业或企业作业场所,可发出《劳动安全卫生监察指令书》,
明确指出整改内容和期限。
第七条 劳动部门设专职与兼职劳动安全卫生监察员。
劳动安全卫生监察员持《劳动安全卫生监察员证》,对企业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检查,其主要职责:
(一)有权进入企业或企业作业场所进行定期和不定期劳动安全、卫生检查,对不符合劳动安全卫生要求的,应提请劳动、卫生等部门处理;
(二)有权调阅有关文件、资料、图纸,向有关人员了解有关情况;
(三)发现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的紧急情况时,有权采取紧急措施,令在现场作业的人员立即改正或停止作业,并通知企业立即处理;
(四)有权向企业主管部门和上级劳动安全监察机关反映企业的劳动安全卫生情况;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权。
劳动安全卫生监察员须保守企业业务技术秘密。
第八条 卫生部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实行劳动卫生监督。对产生粉尘、有毒有害物质等危害的作业场所进行卫生标准监测并予以卫生学评价,对从业人员进行就业前健康检查和定期职业性健康检查,负责职业病的诊断、治疗的监督及职业病患者的劳动能力技术鉴定,参予职业
中毒的调查处理。对不符合劳动卫生要求的,可发出《劳动卫生整改通知书》。
第九条 消防部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的规定,对企业防火、防爆履行监督职责。
第十条 工会组织依照《工会法》和其他法律、法规规定,有权对企业执行劳动安全卫生法规和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有权对新建、扩建企业和技术改造工程中的劳动条件和安全卫生设施提出意见,企业或者主管部门应当认真处理。工会发现企业行政方面违章指挥、强令工人冒险作业
,或者生产过程中发现明显重大事故隐患和职业危害,有权提出解决的建议;当发现危及职工生命安全情况时,有权向企业行政方面建议组织职工撤离危险现场,企业行政方面必须及时作出处理决定。工会有权参加伤亡事故和其他严重危害职工健康问题的调查,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
并有权要求追究直接负责的行政领导人和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第十一条 新建、扩建、改建工程,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工程项目(统称建设项目)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同主体工程项目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投产使用。
建设单位必须就建设项目初步设计中(不作初步设计的项目,在可行性论证报告中)有关的劳动安全卫生内容报劳动部门备案。劳动部门认定属于危险性或有害性高的建设项目,须由劳动部门会同卫生部门审查批准后,方可施工,竣工后须由劳动、卫生、消防等部门和工会组织验收、
方可投产。
第十二条 企业录用职工时,必须在卫生部门指定的卫生专业机构进行就业前健康检查,对身体状况不适应该项工作的,企业不得录用。
第十三条 企业劳动合同中必须有劳动安全卫生方面的内容,并明确企业和职工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第十四条 劳动部门负责劳动安全卫生技术培训和教育的管理监督。
企业必须对职工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及预防事故的训练,制定职工岗位安全卫生规则及安全操作规程,并公告实施。企业必须宣传劳动安全卫生法规和本规定。
第十五条 企业必须按卫生部门的规定对从事有职业危害工作的职工定期施行职业性健康检查,职工必须接受检查。职业性健康检查由卫生部门指定的专业机构执行,费用由企业支付。患有职业禁忌症者,不得安排所禁忌的作业。对确诊患职业病的职工,企业应予治疗,并更换其工作

第十六条 企业不得录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企业不得安排未满十八周岁的职工加班加点和从事繁重体力劳动及生产、使用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
第十七条 对女职工的特殊劳动保护,企业应按国家及福建省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 企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依据国家有关规定,经过劳动安全卫生教育和技术培训,并经劳动部门考核合格,取得证书方可上岗操作。
第十九条 职工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八小时,每周工作日不得超过六天。
企业必须严格控制加班加点,加班加点劳动每月不得超过四十八小时,班后加点每次不得超过四小时。
加班加点超过前款规定时间限度的,应征得职工和本单位工会同意,并报主管部门或劳动部门批准。
职工加班加点应安排补休,确实无法补休的,应按规定发给加班工资。
从事严重有毒有害作业、高温作业和特别繁重体力劳动等有碍健康的作业,企业应按规定加强防护,缩短工作时间。
第二十条 企业必须按国家有关规定,发放有产品合格证的劳动防护用品,不得用现金代替物品,职工必须按要求佩带防护用品。
购买或进口的特种防护用品必须是经劳动防护用品检测机构检测合格,持有《产品安全鉴定证》的产品,暂没有国家标准的产品,须有厂家检验合格证。
第二十一条 企业必须配备防护药品,配备消防器材。
第二十二条 企业承包时,承包人根据不同情况承担相应的劳动安全卫生责任,并接受发包人的指导。
第二十三条 职工必须严格遵守劳动安全卫生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参加劳动安全卫生技术培训。
职工有权就劳动安全卫生提出意见、批评、检举和控告,企业不得因此予以开除、扣发工资奖金或其他不利待遇。

第三章 工作场所和设备安全
第二十四条 工作场所建筑物必须坚固可靠、布局合理,符合抗震防火等项要求,并具备必要的各项安全卫生设施,道路必须畅通。
第二十五条 生产设备必须安全可靠,防护设施齐全有效,不得超温、超压、超负荷、超期或带病运行。对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等危险性较大的设备,必须按规定进行必要的检测检验,向劳动部门申请安全认证后方可投入运行。
第二十六条 各类电气设施和电动工具,必须符合相应技术规范中对绝缘、屏护、间距、安全电压保护接零或接地以及其他有关防护要求。
第二十七条 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化学危险品的生产、使用、贮存、运输,必须符合相应规范对防火、防爆、保安等特殊防护的要求。
第二十八条 对存在粉尘、有毒有害物质、噪声、振动、高温、射线和微生物等职业危害的作业场所,必须依照有关规定定期检测并采取必要防护措施。
第二十九条 国外进口的设备,必须同时引进或有国内制造相配套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和技术装备,与主体工程同时安装和投产使用。
进口的锅炉和压力容器须具有原产地国有权单位发给的合格证书。
第三十条 建筑施工单位必须加强安全管理,采取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卫生条件。
第三十一条 企业必须经常对工作场所、生产设备、工具和作业方法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作业条件安全、可靠、卫生。

第四章 伤亡事故处理
第三十二条 企业必须按照国务院《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等法规、标准的规定,做好工伤事故的报告、调查、处理、统计工作。
第三十三条 企业发生重伤事故或死亡事故,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救治伤员、保护现场,并立即报告主管部门、劳动部门、工会组织、公安部门、人民检察院,发生职业中毒,应同时报卫生部门,接受调查处理。企业不得隐瞒、虚报或故意延迟上报,不得破坏现场,或者无正当理由拒
绝接受调查以及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
第三十四条 死亡事故,由企业主管部门(没有主管部门或主管部门不明确的由劳动部门)会同劳动、公安、检察院等部门和工会组织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轻伤、重伤事故,由企业负责人或其指定人员组织生产、技术、安全等有关人员以及工会成员参加的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第三十五条 发生特别重大事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三十六条 企业必须向厦门市人民政府指定的社会保险机构投保职工工伤保险。

第五章 奖励和处罚
第三十七条 有下列情况,劳动、卫生部门可予以表彰或物质奖励:
(一)企业改善劳动条件,预防职工伤亡事故和职业病有显著成绩的;
(二)在安全卫生方面有重大发明和合理化建议的;
(三)在排除事故或事故抢险中有功的;
(四)检举、揭发企业违法违章作业行为的。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规定,视情节轻重,由劳动或卫生部门依各自职权给予警告、通报批评、限期整改和停业整顿的处罚,但全面停业整顿须经厦门市人民政府批准。并可按下列规定处以罚款:
(一)企业新建、扩建、改建工程,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项目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未报备案或审批的,处以五百元到五千元罚款;劳动安全卫生设施未同主体工程项目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又未经劳动、卫生、消防等部门和工会验收同意,遗留重大隐患擅自投产的,处以二
千至二万元罚款;
(二)对重大事故隐患和严重职业危害,不采取积极措施治理,接到《劳动安全卫生监察指令书》后,仍逾期不改的,处以一千元至五万元罚款;
(三)强令职工冒险作业,不按规定给职工配备劳动防护用品用具的,处以一千至五千元罚款;
(四)没有制订安全操作规程、职工安全卫生规则或对职工没有进行安全技术培训或特种作业人员未按规定取证即安排上岗操作的,处以一千元至五千元罚款;
(五)企业发生职工伤亡事故或严重职业中毒,违反第三十三条规定的,处二千至二万元罚款;
(六)企业发生因工死亡事故,一次死亡一人到二人的,罚款五千元至一万元;一次死亡三人及三人以上的,罚款二万至五万元;企业完全没有责任的,不予罚款;
(七)企业发生因工重伤或急性中毒事故但未造成死亡的,处以一千元至一万元罚款;企业完全没有责任的,不予罚款;
(八)企业擅自停用或拆除防护设施的,处以一千元至一万元罚款;
(九)对严重职业性危害,不采取积极措施治理,接到《劳动卫生整改通知书》后,仍逾期不改的,处以一千元至一万元罚款;
(十)企业对有害作业场所不按规定进行定期检测的或对作业人员不按规定进行职业性体检的;对确诊为职业病的职工,企业未及时给予治疗并更换工作的,处以一千元至一万元罚款。
前款第(九)、(十)项,由卫生部门处罚,其余各项由劳动部门处罚。
第三十九条 拒绝或妨碍劳动安全卫生监察、监督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有关部门可提请公安机关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处罚。
第四十条 对劳动、卫生部门的处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也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
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做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四十一条 违反劳动保护法律、法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刑事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四十二条 厦门市劳动局可根据本规定制定实施办法。
第四十三条 本规定的具体运用由厦门市劳动局负责解释。
第四十四条 本规定自颁发之日起施行。



1993年7月16日

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乡市“五小”单位长效管理目标考核办法》的通知

河南省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乡市“五小”单位长效管理目标考核办法》的通知

新政办[ 2008 ] 140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
  《新乡市“五小”单位长效管理目标考核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望认真贯彻执行。

  二○○八年七月十九日

新乡市“五小”单位长效管理目标考核办法

  为保障消费者卫生安全和身体健康,加强“五小”单位卫生的长效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规定》(国法〔2004〕23号)、《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和《新乡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新乡市“五小”单位卫生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新政文〔2007〕157号)及相关规章制度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考核及奖惩办法。考核结果年终纳入市政府目标管理。
  一、考核原则
  考核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量化细化、阶段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的原则。
  二、考核领导组织
  市政府成立“五小”单位目标考核领导小组,负责全市“五小”单位考核的组织领导,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制定考核方案,定期向市政府汇报“五小”单位考核情况。
  考核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成立考核小组,负责考核的具体实施及评价结果的汇总和上报,建立“五小”单位达标认证台帐。
  考核小组工作人员由领导小组负责抽调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组成。
  领导小组:
  组 长:南国良市政府副秘书长
  副组长:李前民市卫生局副局长
      牛晓辉市纪检委常委
  成 员:张贤云市工商局副局长
      马新民市质监局副局长
      杨年超市文化局副局长
      王茂营市公安局副局长
      李分顺市财政局副局长
      王继红市民族宗教局副局长
      王增裕市市场发展中心调研员
      张之毅市卫生监督所所长
      李玉翠卫滨区副区长
      毛贻亮红旗区副区长
      周龙喜牧野区副区长
      杨爱香凤泉区副区长
      赵文良开发区党委委员
      石凤印新乡县委常委、宣传部长
  办公室主任:李前民市卫生局副局长(兼)
  办公室副主任:张景增市卫生监督所书记
         元小林市监察局效能监察室主任
         闫建明市卫生局监督科科长
  成    员:张 营市卫生监督检验所副所长
         郑云庭市卫生监督检验所副所长
         王子安市工商管理局主任科员
         李 强市质监局副主任科员
         陈新市文化局稽查大队中队长
         宋照岐市市场发展中心副科长
  考核领导小组办公室为常设机构,以上成员为常驻办公室成员,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局。
  三、考核对象
  各区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新乡县、市卫生局、市文化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市场发展中心为考核对象。
  四、考核内容
  (一)被考核单位所管“五小”卫生达标落实情况实施考核。
  (二)各区卫生监督所的机构、人员编制、经费、运行机制落实情况。
  五、“五小”单位责任界定
  按照“谁发证,谁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界定责任单位:对新开办和无证经营的单位,面积大于下述标准的,责任单位为市卫生局;面积小于下述标准的,责任单位为区政府。餐饮业:7002m、美容美发:802m、旅店:15002m、浴池:10002m、歌舞厅:5002m。
  各职能部门管理职责:
  (一)卫生部门:主要负责五小单位的卫生许可证、健康合格证明的办理工作,负责对餐饮业、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管理。
  (二)工商部门:主要负责五小单位营业执照的办理工作,负责对流通领域的集贸市场、小副食店、熟食类商店经营行为的日常监督管理。
  (三)质监部门:负责生产加工领域的产品质量监管(包括食品加工小作坊、豆腐坊、蛋糕房等),
  (四)文化部门:负责对歌舞厅等文化娱乐场所和网吧的监督管理。
  (五)市场发展中心:负责所管理市场的划行归市,室内外卫生、监管商户依法经营。
  六、考核办法
  (一)每年对被考核单位“五小”卫生达标情况考核不少于10次,并根据具体情况随机抽查考核。考核“五小”单位户数由考核办公室确定,年底结合平时考核情况综合实施目标考核。每次考核总分为10分。
  (二)实行加减分制度
  1.各区卫生监督所机构、人员、经费落实者每次每项加3分,每次每有一项不落实者扣3分,三项均不落实的当次考核以零分计。
  2.按照考核内容及时间,依据《新乡市“五小”单位目标考核细则》,对各区(开发区)县和市直有关部门对所管“五小”单位进行考核,并分别排名,每次“五小”单位得分排名位居第一和第二者,分别加1分和0.5分;位居第三者,不加减分;位居第四者,减0.5分,位居未位者每次减去1分。出现并列名次者,按所并列名次者总分和单位数平均分配。
  3.各被考核单位被市新闻媒体进行曝光并经查证落实,一次扣1分。
  4.各被考核区、市直有关部门管辖的“五小”单位卫生被市“五小”考核领导小组行政告诫一次扣0.5分,黄牌警告一次扣1分,通报批评一次扣1.5分;出现较大过错造成不良影响,其主管领导或主要领导被市”五小”考核领导小组进行责任追究的,一次扣3分。
  5.每发现一家无证经营单位扣0.5分;每发现一家未上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五小单位扣0.5分,未上报且不达标者扣1分。
  6.各被考核单位被市领导检查中指出问题的,一次扣2分。被省专家检查发现的,一次扣3分。在国家技术评估、考核鉴定等环节出现重大问题或过错,导致恶劣影响甚至造成国家检查未通过的,其考核按年度政府目标考核不合格处理,得分以零分计,并按效能检查的有关规定,对相关领导和责任人实施责任追究。7.各被考核单位被市“五小”考核领导小组通报表扬一次加2分,其管理中好的做法被全市推广,一次加3分;全省推广一次加5分。
  七、奖惩措施
  (一)对年度目标落实好的责任单位,给予表彰和奖励。
  (二)对年度目标落实差的单位和责任人,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责任追究。
  八、本办法由“五小”单位目标考核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九、本办法从下发之日起开始实施。与本办法规定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附件:1.新乡市“五小”单位目标考核细则
     2.卫生、文化、工商、质监、市场发展中心职责界定


  附件:新政办(2008)140号附件.doc